電影作為一種影像符號。絕大部分時候承擔觀影者對了美學、社會學、哲學等問題的反思。然而,有一類影片本身并不過分彰顯電影的影像價值和美學意義,它故事的本身更多的代表了一種反思的力量。可能是自然法則,也可能是宗教信仰,還可以是社會問題。本片的政治含義和社會價值遠遠大于其作為電影美學的價值。當電影以對社會制度反思的形式出現(xiàn),其本身就已經帶有強烈的社會學意義。而作為代表社會公正的司法體系以及其維護者,如果其本身都在扭曲和歪解正義,不彰顯公正,那么受傷的絕對不僅僅是法警阿蘭,也不僅僅是影片中其他的受害者,受害的必定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,乃至整個社會體系本身。本片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故事,沒有過多的炫耀敘事手法,大概也因為本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,因此類紀錄片形式的線條式敘事反而使得本片更具有真實的力量,也更具震撼感。電影的開端充斥著濃郁的悲觀情緒和灰色氣息,整個事件在比較沉重的筆觸下緩慢的進行,就在我們最后充滿絕望的時候,導演以一片黑色的屏幕,單純的畫外音和字幕,給了我們一個圓滿的案件結束
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。通過一個被誣告的人的視角,剖開法國審判制度,把最黑暗的一面展示在觀眾的面前,真是讓人不寒而栗。預審法官制度真的是荒謬得可以,沒有其他人的監(jiān)督,法官個人,就好比劇中的博格的意志就能決定一個無辜者的生死。。HOHO,當然我天朝是不會出這種事地~
這部算是個人top4的法律電影了吧(目前為止前兩部是控方證人、十二怒漢美國版、綠里奇跡),非常有感觸。
阿蘭 · 馬雷高深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,一家人的生活平凡而富足,唯一讓阿蘭苦惱的事不過是自己的工作太忙,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妻兒。
然而,禍從天降——某個他正酣睡在妻子身邊的夜晚,警察闖進家門,他和妻子被指控強奸自己的孩子。這一切來得太突然,他措手不及但仍滿懷希望,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誤會。但是,他沒有料到自己會被羈押20個月,在這期間,法官、檢察官無數(shù)次訊問,強迫他承認自己有罪,把他和妻兒隔離,讓他精神上受到嚴重折磨,他快要支撐不住了;好在妻子還是堅強的,他從妻子的信中汲取希望;然而,正當他為之抗爭的時候,母親死了——這個消息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,母親因他入獄悲痛絕食,這讓他徹底崩潰了,他患上了抑郁癥,無數(shù)次企圖自殺;他摯愛的妻子也要和他斷絕來往,他深愛的孩子不再依偎在他的身旁。這是一場災難。他不再進食,他要用絕食的方式與媽媽相會,不為抗爭什么,也沒有什么能夠抗爭的了
是的。看完最深的印象就是,整部電影沒有音樂。這里不需要音樂的襯托、煽情和美化,音樂的加入或許只會讓人厭惡音樂的陰奉陽違。這里已經足夠悲傷,不需要纏綿悱惻的音樂;這里已經有足夠的痛苦,不需要牽腸掛肚的音樂。這里只有冰冷殘酷的現(xiàn)實,以及在這種悲慘的命運下失去一切的人們。音樂,是一種矯情的存在。
因為不懂法語,以前看法語片總是有種說不清的隔閡。在本片中,我覺得這種原先假定的鴻溝,隨著劇情一層不變地發(fā)展,終于被跨越了。影片無疑是冗長的、平坦的,缺乏波折和起伏的,但是也沒有因此讓我困頓。觀影過程中一直緊鎖眉頭,嘆息、憤怒、失望。
死,或許是最好的解脫?;钪苍S是最好的辯解。也可以倒過來說。
正義沒有得到伸張,也沒有屈服。主角黃粱一夢,苦盡也沒有甘來。奸人原來非是極惡,可恨更加可憐。官僚機制讓人痛心,卻也無可奈何。
沒有突然的痛苦,也沒有突然的喜悅。
是的。犯不著煽情,所以沒有音樂。
“推定有罪”說好的公正呢
轉載請注明網址: http://www.weigoucun.com/archives/id-56621.html